燕詩示劉叟            白居易



樑上有雙燕,翩翩雄與雌;銜泥兩椽間,一巢生四兒;


 


四兒日夜長,索食聲孜孜;青蟲不易捕,黃口無飽期;



嘴爪雖欲弊,心力不知疲;須臾千來往,猶恐巢中飢;



辛勤三十日,母瘦雛漸肥;喃喃教言語,一一刷羽衣;



一旦羽翼成,引上庭樹枝;舉翅不回顧,隨風四散飛;



雌雄空中鳴,聲盡呼不歸;卻入空巢裡,啁啾整夜悲;



燕燕爾勿悲,爾當反自思;思爾為雛日,高飛背母時 ;



當時父母念,今日爾應知 !


 




 


前些日子, 隔壁鄰居的屋簷下搬來了一對嬌客, 這兩天發現它們家裡又增添了幾個新成員.....


 


看著忙進忙出的燕子媽媽, 腦海中很自然就想起了學生時代讀過的這首 燕詩~~


 


我就在簷下站著然後觀察~  看到的是母燕不停的飛進飛出,而雛燕不時都張著大口~ ~


等著吃...


再經對照詩裡所言~~果真十分的貼切, 根本是一個樣嘛 !!


 


其實我記得的只有詩的上半部, 所以特地去找資料補齊下半部的記憶~~


這才憶起,  原來~~ 後半段是這樣的心酸.....



 


白居易藉用燕子的故事來描述父母們苦心撫養子女,而子女長大後卻棄之不顧、逕自遠離......


 


最末這一段      " 燕燕爾勿悲,爾當反自思;思爾為雛日,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高飛背母時,當時父母念,今日爾應知。 "


真夠令人汗顏了........


 


難道在唐朝那個年代就已經是這樣的社會型態了嗎?


 


聽很多人說我們這一代是 "兩代孝子" ~~


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同時也是孝順兒女的第一代.....


 


夾在新舊觀念交替的我們這一代, 果真是命苦嗎?


 


話說回來, 這社會的親情倫理道德果真淪喪致此嗎?


 


還是.....


 


我們把孩子顧得 "太過" 了~


以致於一切的 "給予" 全被視為理所當然, 故而.....


 


這是值得探討深思的問題......


但 ~ 我~~ 無解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